鹅绒锁

鹅绒锁>我在乱世做权臣 > 第105章(第6页)

第105章(第6页)

他们这些人也就是被燕国冷上几代,完全可以凭着深厚的底蕴苟过去。

宋佩瑜在众人争论的时候,悄悄抬头看了眼永和帝的脸色。

也许与重奕在一起的时间久了,宋佩瑜发现他对其他人情绪的判断也越来越敏锐。

虽然不至于像重奕那样,堪比人形测谎机的夸张程度,却能轻易从永和帝饶有兴致的脸上,看出永和帝平静外表下的不满。

永和帝不满意这些老臣言语间对燕国的亲近。

也许在今天之前,永和帝已经不再将不能给他造成威胁的燕国放在眼中,以他宽大的心胸,也不会去斤斤计较与燕国的旧日纠葛。

但今天之后,燕国必然会再次成为永和帝的心腹大患。

毕竟,一山不容二虎。

朝堂上僵持有大半个月的时间,少数不赞同永和帝理会燕国的朝臣,也陆续被老臣们说服,永和帝才‘勉为其难’的同意老臣们的建议,决定让重奕与宋佩瑜代表赵国去燕国赴宴。

老臣们却在永和帝下了圣旨后,纷纷请求永和帝改变去燕国赴宴的人选。

他们不希望重奕或者肃王代表赵国皇室去燕国,也不希望宋佩瑜去燕国。

按照他们的意见,最好找个宋氏嫡系不起眼的人,带上位肃王府的小郡王去燕国赴宴。

虽然话说的十分委婉,但话中的深意却毫不掩饰。

万一燕国不按常理出牌,只是损失个宋氏不起眼的嫡系,或者肃王府五位小郡王其中之一,赵国也不至于完全不能接受。

听见老臣们的建议,宋佩瑜稍稍抬了下眼皮。

短短一句话,就能让朝堂上仅有的三个姓重的男人都不高兴。

厉害

永和帝被这些人气的心肝疼,转头对着肃王使了个眼色。

肃王立刻不再压抑心中的怒火,拔出尚方就要去砍提议让肃王府小郡王去燕国赴宴的人。

“老东西,前天还说要与燕国重修旧好,今日就担心朱雀在燕国出事,要拿还没到五岁的小孩去顶,你们到底是觉得燕国诚心还是不诚心!”

“还是在你们心中,我儿的性命还不如燕皇是否满意重要?”

“老子刨开你的胸膛,看看心上到底是刻着‘燕’还是刻着‘赵’!”

……

肃王一路叫骂着,朝刚才赞成让肃王府小郡王与宋氏其他嫡系去燕国赴宴的人乱砍。

永和帝坐在高位上,铁青着脸拍着桌子,大喊,“混账!”。

也不知道是与肃王一样,恼怒提议让肃王府小郡王去燕国的人,还是因为肃王突然在朝堂上要砍人而生气。

重奕换了个姿势,以手杵着下巴,目光冰凉的望着朝堂上的闹剧,丝毫没有主动出声或者阻止的意思。

永和帝与重奕都不肯去阻止肃王,就只有宋瑾瑜与尚书令敢去拦着肃王。

他们也不想被波及,只肯在肃王身后不远不近的位置说些‘肃王息怒’之类的话。

话音刚出口就被鬼哭狼嚎的声音淹没,根本就传不进肃王的耳朵。

好好的大朝会,比民间菜市场还要离谱。

因为这场风波,已经将鸿胪寺的事都交代下去,正抓紧时间收集整合燕国消息的宋佩瑜,在临近出发前又被宋瑾瑜抓了壮丁。

永和帝动了真怒,命吏部将赵国成立后的所有文书都送到三省。

宋瑾瑜告诉宋佩瑜,接下来会有很多老大人‘自愿’告老,朝堂上将会空出许多官位,他打算让宋景明趁着这股东风回到中央。

说起这个,宋佩瑜立刻动力翻倍,恨不得能整天整夜的在宋瑾瑜的书房不离开。

白天整合燕国的消息,晚上查看吏部送来的文书,将与燕国关系匪浅的人都单独记载下来。

重奕硬是整整十天,都没在宋府之外的地方见到宋佩瑜。

就算是在宋府内见到宋佩瑜,重奕也不是每次都能从大门进去,而且他只能去天虎居,不能去大房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道吟
守着猫睡觉的鱼道吟
...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