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足协及承办商也是在国际足联那里刷了一波好感度,这对日本足球进入世界足坛的视角也是大有好处。
当然了,这是从商业的角度来说的。
光是从竞技角度来说,丰田杯近年来的水准其实是下降的。
这当然是跟博斯曼法案的实施有莫大的关係。
在1994年以前,欧洲与南美球队间的对抗基本上可以说是五五开,甚至南美队还稍占优势—
这可能是因为南美球队更加拼命吧。
但由於南美人才的不断流失,最好的球员基本上都在欧洲效力了,欧洲球队开始占据优势。
仅说丰田杯的话,从1995年到2004年最后一届的10场对决中,欧洲拿下了其中八次。
南美仅是靠博卡青年贏下的两次,勉强维持住了一些面子。
如果加上后来的世俱杯,就更是一边倒。
不然后来丟了冠军的切尔西,为什么会被戏称为“欧洲之耻”呢?
本年度的丰田杯比赛,媒体和球迷也是看好欧洲这边,原因很简单,欧洲代表是无敌之师ac米兰!
而南美这边,则是来自巴西的克鲁塞罗。
ac米兰这边的阵容就不用多说了。
克鲁塞罗跟罗逸和罗纳尔多在的时候,也已经是面目全非。
现在队內最有名气的球员,就是巴西国脚贝贝托,以及门將迪达主教练也已经换成了马科斯·巴西亚。
只不过,由於是罗逸和罗纳尔多这两个当红炸子鸡面对旧主,又是米兰六冠王的最后一战,这场比赛还是很受关注的。
很快,ac米兰眾將们抵达了东京国际机场。
接机口,人山人海。
罗逸的海报如浪般在人潮中翻腾。
附近的商厦的le印d屏幕,全是他的照片。
“罗桑!”
“罗逸!!”
“罗逸!!”
安保人员们组成了一堵长长的人墙。
镁光灯疯狂闪烁。
媒体记者们状若痴狂,爭相恐后地探出身子,嘰嘰呱呱、口沫飞溅。
可惜没能爭取到採访的机会。
罗逸和队友们在眾多安保人员的簇拥下,登上了国家队大巴。
就算是米兰阵中球星眾多,但罗逸在日本、在亚洲的受欢迎程度,依然是独一档的存在。
此外。
別忘了澳门队要在12月的世界盃预选赛中面对日本和韩国啊,这时候趁机在罗逸这里刷一波好感,肯定不亏!
谁能拿小组第二,说实在点就是看罗逸踢谁更使劲一些!
上了大巴后,米兰球员们也都趴在窗户边,看著街道两旁的球迷们如蝗虫般跟著大巴奔跑,都惊嘆不已。
温格双手下压,示意球员们安静下来。
“听著,这不是一场表演赛,全主力的克鲁塞罗实力並不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