鹅绒锁

鹅绒锁>穿书后和重生的死对头HE了 > 情动(第1页)

情动(第1页)

萧帝听罢萧彻之言,眼底先掠过一抹浅淡的欣慰。

这孩儿素来温吞,今日倒显出几分担当来。

然欣慰不过瞬息,便被顾虑缠上,眉头重新蹙起,眉宇间的纹路深深深几许。

他抬手抚过萧彻鬓边散乱发丝,动作关切,语气却深沉凝重:“彻儿,婚姻非小家私事,你乃大庆储君,储妃之选便是定未来国母,关乎社稷安稳、世家平衡,断不可轻忽。”

话音稍顿,萧帝目光飘向廊下宫灯,语气添了层深思:

“晚晚这孩子,朕自然是认可的——聪慧、有胆识,不比男儿差。可如今她身后连着江南商农两道势力与民心。立她为储妃,世家勋贵那边恐有非议,江南势力亦需妥帖安置……此事需从长计议,断不可仓促定夺。”

萧彻垂眼,纤长睫羽在眼下投出细碎暗影,手指在锦被下悄悄攥紧。

他早料到父皇会提这些,声线虚弱却字字清晰:“儿臣明白父皇的难处,也知晓储妃之选关乎重大。可儿臣更记得,今日若非晚晚姐姐跳水救儿臣,儿臣早已溺毙池中。蜚语如刀,积毁销骨,她为儿臣舍命,对儿臣有情,若事后因流言毁了名声,儿臣岂不是置她于不义之地?”

“你说她对你有情?”萧帝眉梢微挑,语气里带着几分探究,“莫非你二人在江南共处时,已生了私谊?”

“儿臣不敢欺瞒父皇。”萧彻微微抬眼,眼底仍有病色,却多了几分坚定,“晚晚姐姐助儿臣在江南推行新政,助儿臣厘清商税、赈济灾民,其才识远胜寻常世家闺秀。今日舍命相救,这份情意,儿臣不敢辜负,也不能辜负。”

萧帝闻言沉默。

帝王行事,素来要权衡利弊。

若仅是儿女情长,他或许会顺遂儿子心意,可牵扯江南势力与世家舆情,便由不得他随性了。

况且万一只是晚晚那丫头乐于助人呢……这也谈不上什么情不情的,她在宫里与太子也不甚熟络……真不是自家儿子自我感觉太良好了?

这话他没说出口,只在心底暗自斟酌。

一旁的高贵妃适时上前,鎏金步摇随她动作轻晃,声音依旧温婉浸蜜:

“皇上,太子殿下重情义,是好事。可储妃之选需循礼制、顾舆情,还要看出身。若仅凭救命之恩草草定夺,恐落天下人皇室婚姻轻贱、不重礼法的口实,亦难服世家勋贵之心。”

苏意晚如今是江南民心所向,她怎能眼睁睁看着江南这块肥肉落入太子之口?

“贵妃此言差矣。”萧彻当即开口,“晚晚姐姐的才识,不是出身能界定的。她在江南显露的控御力,多少世家勋贵小姐能及?若她成了储妃,助儿臣稳住江南商农两道,便是为父皇分忧、为社稷添力。”

“好了,莫要争了。”萧帝抬手打断二人,“储妃之选关乎国本,待彻儿病愈,朕自会召朝臣共议,况且需先问过宁安公主本人意愿,方合礼制。你此刻身子虚,先安心静养,旁的事不必多思。”

萧彻眼底飞快地掠过一丝暗光,看来这把火烧的还不够烈,事后还得添柴才是。

他随即收敛神色,恢复了那副柔弱模样,轻轻颔首:“儿臣遵旨。劳父皇费心,只求父皇莫让有情有义之人受了委屈。”

萧帝没再多言,只嘱咐太医好生照看太子,转身往外走。

刚到殿门,他又回头望了眼床上的萧彻。

这孩儿今日言辞有条理、进退有分寸,竟不复往日的痴傻懵懂,倒像是……开了心智。

一个念头在他心底闪过:莫非先前彻儿痴傻,是因七窍未开,如今动了少年情意,反倒通了心智?

若真是如此,便是天大的好事——储君聪慧,方能承继大统。

萧帝心底轻叹:苏兄在天有灵,莫非是你护着朕的孩儿,也护着这大庆江山?

只是这念头他没宣之于口。

他总不能拉着儿子问“你是不是不傻了”,这般话既失帝王体面,也伤孩儿自尊。

还是往后多留意彻儿言行。

若这孩儿真的恢复了聪慧,便是了却他多年的心病,也是大庆之幸。

……

谢辞刚背着苏意晚走出暖阁不久,就遇到了秦冉。

她见苏意晚面色绯红地被谢辞抱在怀里,面露不悦。

“谢大人这是……”虽说她心里敬重谢辞,但深宫内苑,外臣与未出阁的公主面红耳热地拉拉扯扯,怎么看都是不妥。

况且她们如今处境本就步履维艰,处处掣肘,被穿小鞋,更是容不得行差踏错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