鹅绒锁

鹅绒锁>神的眷顾【网王】 > 考试周的结束(第1页)

考试周的结束(第1页)

公交车平稳地驶过流光溢彩的街道,律靠在冰凉的玻璃窗上,城市的喧嚣被过滤成模糊的背景音。

车内光线昏暗,只有窗外流动的霓虹在他沉静的金色眼眸里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。

方才训练场的喧嚣、迹部那句简短的“谢了”,以及他眼中那份卸下些许重负的轻松感,如同数据流般在“神谕”核心中安静地复盘、归档。

核心分析报告:

行为:代理网球部训练管理(时长:1小时43分)

状态:秩序维持度98。6%,训练效率提升7。2%(相比迹部监督基准线)

关键节点:有效干预慈郎(睡眠倾向)1次,纠正向日(分心)动作3次,优化非正选分组方案(提升器械利用率15%)

外部反馈:迹部景吾(部长)认可度:高度(基于感谢言语及微表情分析)

结论:任务达成,资源(时间、精力)投入产出比:优。有效减轻目标(景吾)管理负担。

冰冷的逻辑分析覆盖了大部分意识。但律知道,有些东西无法完全量化。

比如,当他看到迹部眉宇间那丝因学生会事务堆积而生的、几乎无法被他人察觉的紧绷感时,心中掠过的那一丝……什么?

不是怜悯。怜悯这种情绪对迹部景吾而言是侮辱。

更像是……一种基于理解的确认。

确认了那个永远华丽耀眼、仿佛无所不能的部长,也并非真的钢筋铁骨。

他也会被繁杂的事务缠绕,也会感到压力,只是他选择扛起,并一如既往地华丽完成。

“神谕”无法精确命名这种确认感,但它清晰地记录下了当时律意识流中微弱的波动——一种指向“分担”的驱动指令。

所以,他站了出来。

用他最擅长的方式:精准、高效、剔除一切不必要的情绪和冗余动作,管理好那两百号人。

这对他而言,确实比处理学生会那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文书协调“简单”得多。

至少目标清晰:维持秩序,完成训练,让迹部回来时能无缝衔接。

而迹部需要面对的,是无数个“慈郎”和“向日”,只不过是以文件、申请、投诉和突发事件的形式出现。

律无法想象自己坐在学生会长的位置上。光是模拟那种场景,“神谕”核心就可能因处理过多不可控变量和低效沟通而发出过载警报。

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最直接的解决方案——辞职。效率至上,麻烦规避。

但迹部没有。他不仅没辞职,还把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(至少表面看起来如此),甚至还能在最后关头赶到球场,立刻投入高强度的训练和指挥。

律闭上眼,脑海中浮现迹部在学生会室窗前可能的身影——皱着眉,手指不耐烦地敲击着桌面,快速批阅文件,天蓝色的眼眸里是专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,但脊背永远挺直。

接着,画面切换到网球场,他举起球拍,沐浴在部员们崇拜的目光中,声音张扬而充满力量:“沉醉在本大爷的美技下吧!”

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,却由同一个人完美驾驭。

核心推论:迹部景吾个体效能评估:管理能力(复杂环境)SS级,抗压能力SSS级,责任感SSS级。对比自身(安培律):管理能力(复杂环境)C级(主观规避倾向显著),抗压能力A级(需特定条件),责任感A级(范围限定)。

结论:目标个体(迹部景吾)为高效能稀缺资源,其承担的责任负荷远超同龄人基准线。提供支持行为(如本次代理管理)具有显著价值。

一丝极淡的、近乎虚无的钦佩感,如同投入深潭的微小石子,在律平静的意识深处漾开一圈涟漪。

这无关地位或年级,纯粹是对一种强大特质——那种将华丽表象与深沉坚韧完美融合的特质——的客观认知。

“XX站到了。”机械的报站声打断了律的思绪。

他睁开眼,拿起网球包,随着稀少的乘客一同下车。

城市的喧嚣瞬间被隔绝在身后,取而代之的是住宅区夜晚特有的宁静。昏黄的路灯照亮着整洁的街道,空气中浮动着草木的清香。

穿过熟悉的巷口,一座雅致的日式庭院出现在眼前。

温暖的灯火从和纸拉门内透出,驱散了夜色的微凉,无声地宣告着“家”的抵达。

律推开院门,皮鞋踩在碎石小径上发出轻微的“沙沙”声。玄关的灯亮着,为他留门。

他脱下鞋子,整齐摆好。屋内很安静,只有隐约的电视声从客厅传来。他走向自己的房间,动作轻缓。

放下网球包,坐在书桌前。桌面上摊开的,是明天另一门考试的复习资料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