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九如则拿到白总写过第一百多封求告信开始追责。
第180章杀鸡儆猴杀鸡给猴看也好,以儆效尤……
第180章杀鸡儆猴
外经贸部的大食堂。
同科室里好几个打完饭的都端着饭盒挤到一张桌子附近。
被围拢在中心的一个人正在‘吹牛’。
只见他绷着一张脸,双目尽量显得淡淡却带着威慑力,手指在饭桌上敲了两下,道:“谁来告诉我……”
“不行不行,你这个不像。”
“眼中要有杀气!”
“别瞎说,什么杀气,那是煞气!”
“对对,是煞气,煞气懂不?”……
李中华和沈昆仑无奈摇摇头,选择离这些家伙远一点。
他们司长追责,第一个就是拿自己部门开刀。
前司长退休之前的事就不说了,单是燕司长上任后这一个来月,燕京汽车的求告信也曾发过来两封,可就算是他们这些秘书都没见到过。
这信哪儿去了?
记得开会的时候,燕司长开口第一句话就是‘谁来告诉我……’
那压迫感,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啊。
而这句话也成了大伙儿嘴里的‘口头禅’,当时的场景也被反复拿来模仿。
啧,幼稚啊……
“现在觉得好玩儿,当时还不是屁都不敢放一个……”
没见这两天好几个部门的领导都躲着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司的人,生怕轮到他们被燕司长请去喝茶。
据说,燕司长的茶,心里苦,嘴里辣,没人喜欢喝。
两人悄声说着话。
“小宋还没回来?”
“估计是人还没堵到……”
两人张望了一番,暗自摇头。
“要我说,躲得过初一,还躲得过十五?既然咱们司长追查,肯定这条绳上的蚂蚱一个都跑不掉,不过自己主动点儿说明情况啥的。”
“赶紧吃吧,待会儿还得去汽车厂那边。”
***
对于燕京吉普车厂的问题,燕九如不可能只是骂骂人,留下一串质问就算完了。
一连几天,燕九如都带人在厂里各个部门和生产线进行调研,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,才能更好的解决。
生产车间里,燕九如和外方及中方的工程师和工人都在。
针对外方说的零件质量问题,燕九如从一个写着‘不合格’的零件筐里拿起一个小弹簧件,问道:“这个是什么问题?”
沈昆仑翻译后,托马斯道:“经过经过我们的测试,它的耐疲劳性不够,用不到三年就失去应有的弹力。
燕司长,你应该知道的,这从安全性上绝对不允许的。”
燕九如点点头,转向玄国的技术人员。
总工还没吱声,下面的组长等人就撇嘴道:“一个弹簧还、还要用十年八年咋滴?大不了两年一换呗。”……
几天调研下来,燕九如算是了解了。
外方追求高质量和高性能,尤其是涉及到安全问题绝对不让步。
而玄国方面的技术人员则认为没必要吹毛求疵,质量不够可以数量来凑,主打一个年年换新的。